新闻速递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集成电路学院研究生工作盘点|2023,我们扬帆起航

来源:研究生工作组 时间:2024-02-02 点击量: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2023年是集成电路学院研究生工作的开局之年,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校党委学工部研工办的指导下,在老师们的亲切关怀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专业特色、紧跟时代步伐、培育一流集成人才,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提升。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集成电路学院2023年开展的研究生工作。

01 强化思政引领,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

加强支部建设,建强战斗堡垒,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院独立运行后,完成集成电路学院289名研究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依托课题组,设置16个纵向研究生党支部,制定研究生党支部“双导师”制度,聘用16名德育导师及16名党建导师指导支部建设。推荐16名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参加“头雁领航”研究生骨干综合能力培训班。集成电路工程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与第五党支部在“百个研究生党支部讲好百个科研故事”创意传播大赛获评“优秀科研故事作品创作党支部”,微电子学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目前正在申报创建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更有研究生党员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校“研究生党员标兵”、校“三好研究生标兵”荣誉称号。

抓实党建基础工作,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加强政治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完善制度建设,贯彻落实研究生评奖评优党支部鉴定要求。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参与新生升旗仪式,组织毕业生党员“最后一课”、党员实验室挂牌、党员志愿迎新、党史知识竞赛、主题实践等形式丰富的党建活动,覆盖1000余人次,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形成学院特色党建品牌。

 

团建导航,推进党团共建

以党支部为引领,通过党团共建的形式,加强青年的理论学习,积极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加强青年教育学习,召开团代会,强化同学们的政治参与,引导团员积极参与团务工作;组织团支部内部推优入党,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本年度共推选23名共青团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IMG_256

加强组织建设,顺利召开研究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研究生会,服务全院师生,在工作中逐步优化研究生会组织架构,建章立制,制定《集成电路学院研究生会管理办法》等,提升研究生会服务能力,突出组织育人实效。


02 筑牢安全防线,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

体系建设,奠定工作基石。健全工作机制,建立《集成电路学院重点关注学生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形成重点关注对象一人一档,构建一主一辅的研究生网格化管理体系;优化顶层设计,积极搭建全覆盖研究生管理服务体系,将研究生日常管理制度化,学院针对研究生群体配备了16名思政助理,54名联络员,制定安全稳定一张表,实行全体研究生周点名制度,构建学院-党支部-课题组多级纵向全覆盖网格化管理体系;坚实落实思政队伍“三进三同”,定期开展进寝室、进实验室、进课堂、进学生活动等工作,形成每周工作总结、半月工作研讨、每月工作简报,打造三进三同工作“闭环链”。傅邱云教授“电子器件与混合集成”团队获评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守住底线,多措并举打造安全队伍。定期开展宿舍、实验室安全卫生大检查,目前已集中查寝6次;密切关注研究生思想状况,按时提交节假日去向统计,定期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好危机预防与应急保障工作。

筑牢防线,抓细抓实安全教育。邀请喻家山派出所副所长叶欣为全体研究生新生们开展防诈骗、防传销教育;开展新生安全教育讲座,进行实验室通识安全培训,并详尽介绍校园安全防范知识;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举办“2023年实验室安全文化周”活动,组织系列活动6场,基本实现研究生全覆盖。

图片

图片

03擦亮创新名片,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为营造浓厚科技创新氛围,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3年,我院举办了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广阔的创新平台和更完备的组织保障。

筑牢学术道德底线,营造诚信、严谨的学术氛围。依托学校“学术道德月”活动,组织学院全体同学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术诚信道德自学活动;举办“一站到底”四院联合学术诚信知识竞赛,活动参赛人数达近百人,共有29支参赛队伍;组织广大研究生参与学术道德月主题讲座、学术警示短视频创新大赛等活动。

举办系列品牌科创活动,提高研究生科技创“芯”能力。共开展“喻园育芯”学术论坛52期,邀请领域专家分享科研成果、经验。面向全体研究生组织举办第一届“喻园·育芯”研究生学术论坛,共8场专家报告,27场研究生口头报告和32份研究生学术海报展,涵盖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的前沿话题,为参会的300余名师生提供一次丰富的学术盛宴。

 

强化赛教融合,加强赛事指导,以赛促学。设立专门的指导团队,为学生提供项目申报、策划和实施的全方位支持,不断推动学生参与 “挑战杯”、“创青春”、研电赛、数模竞赛等赛事,2023年,学院承办了“中国光谷·华为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及校内选拔赛,在服务好参赛师生的同时,我院共计10支队伍斩获大奖,学院高级工程师余国义获评“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华中科技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彰显了我院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卓越水平。

 

2023年,我院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Electronics、Science Advances、IEDM、CICC等顶尖期刊和会议发表高水平成果。70余名研究生在省级及以上科创竞赛中斩获大奖,含研究生创“芯”大赛最高奖创“芯”之星1项,一等奖1项,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等。

04 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落实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全面推进国家集成电路学院建设这一总体目标和时代使命,以集成电路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为核心任务,秉承“需求导向、产教融合、科教协同、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化研究生工程教育改革,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设立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校企联合学位分委员会。修订了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了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培养计划,体现产教融合特色,践行中组部工程硕博士专项“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第一届2022级工程硕博士专项入企实践工作,落实了2024级工程硕博士专项、教育部第一届集成电路产业研究生专项班(先进存储、化合物半导体方向)和“项目制”卓越工程师专项等的招录工作。

引企入教,深化与长江存储、华为、中电科、航天科工等龙头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加强产业教授和企业研究生兼职导师队伍建设,与湖北九峰山实验室、湖北江城实验室等机构新建设一批研究生实践基地。

05 深化就业指导,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3年,我院秉承“引领同学成才、聚焦同学所需、整合优势资源、革新工作方式”的就业工作理念,在疫情对招聘影响明显的不利条件下,仍然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就业引导和职业辅导工作。积极搭建就业信息联络网,把企业引进来,让学生走出去,2023年,共组织企业走访15次,校内对接用人单位58次,组织专场宣讲会12余场。组织企业家论坛、技术分享会、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劳动法科普等各类讲座10余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生涯规划的意识

2023年,我院毕业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100%,位于学校前列。同时,我院致力于向国家输送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我院在2023届毕业研究生中,3人录取为选调生,4人在高等教育单位就业,近20%的学生入职到华为、中兴、长江存储、长鑫、烽火等重点单位。

06 构建资助长效机制,凝聚资助育人合力

严格落实学校资助政策,做好奖助学金评选工作。发挥奖学金评选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优化奖学金评选细则,做好每月助学金发放,国家奖学金、海信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奖助学金的推选工作。

对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主动关心、靶向帮扶,2023年共协助40名研究生成功办理校园地贷款业务,67名研究生成功办理生源地贷款业务,3名2023届毕业生办理毕业生学费代偿工作,对认定的114位学生建立经济困难档案,持续跟踪学生家庭状况与心理发展,为其提供助学岗位、困难补助等生活补贴,贯彻全面精准帮扶。

联系校友企业设立研究生奖助学金,拓宽学生资助经费来源。2023年,泛林科技、数马电子、芯擎科技等分别以助学金、奖学金的形式向我院捐款,超100名研究生获奖励或资助。3名博士研究生入选“奋进奖学金—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项目,每人10万奖学金。

07 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引导我院研究生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2023年,组织开展一系列校园志愿活动,涵盖校园环境美化、交通秩序维护等多维度;在“中国光谷•华为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决赛中,近百名志愿者主动服务,全程参与组织协调、嘉宾联络、设备调试、现场引导等10余项志愿服务工作,向全国专家和同学展示了华科大集成闪亮的志愿名片。

为充分发挥学校优势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学院积极组织引导研究生进社区、做实事、开新局,与武汉市江汉区民生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搭建社区-高校-学生三级联动,4个团支部累计开展5次“芯”系列实践活动;组织参与“三院联合进社区活动”,获得校外媒体报道,展示“芯”青年风采;鼓励广大研究生深入社区基层,充分调研基层治理,其中“民生共鸣”实践队聚焦基层治理与发展在民生社区开展一系列深入的调研活动,产出调研报告27000余字。

 

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积极组织研究生挂职基层锻炼,选派8名政治素质可靠、能力水平过硬的研究生深度参与“喻竹计划”、“博士生服务团”、“青马学校政务见习”等暑期政务见习项目,前往多地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08 做好研究生迎新,全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2023级研究生是集成电路学院独立招生的第一届学生,在此关键节点,我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扎实开展2023级研究生新生迎新及入学教育工作。

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学生思想修养。依托集成电路学院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覆盖331名硕博新生。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激发广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他们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励志明德。开展集成电路学院2023级研究生新生大会,积极组织培养方案解读、学院院史院情介绍等活动,意在培养新生潜心科研、奋勇攀登的学术精神;并积极开展新生班会,“以优带优”,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在华中大”的口号更加响亮。

强化安全及心理教育,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开展新生安全稳定及心理健康教育共4次,全方位覆盖实验室安全、诈骗、网络安全等方面,引导新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同时积极宣传校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新生尽快实现从本科向研究生的心理转变和角色转变。

强化技能教育,助力学生求真力行。邀请相关老师从图书馆资源概况、文献信息检索、Web of Science检索三个方面,向新生们介绍学术资源检索渠道以及使用技巧,帮助新生更好利用学校资源,更高效掌握科研技能。

09 营造浓郁文体氛围,着力提升生活幸福感

为激励常态化的运动锻炼,营造群众体育氛围,学院以丰富研究生文化生活为使命,以同学们满意为标准,开展多元化校园文体活动;举办如集成杯篮球赛、新生篮球赛、集体拔河、趣味运动会等各类体育竞技类活动6场,同时在学校各赛事中斩获佳绩,2023年获篮球华工杯乙组亚军、“知心导师杯”羽毛球赛亚军、校运会研究生甲组第5等好成绩,展现了集成学子善于竞争,敢于竞争的精神风貌。

 

为丰富文化美育场景,引导同学向美而行,学院研究生会举办草坪音乐节、假面舞会、六院联谊、院十大歌手等文化活动,为研究生们提供展现才艺、放飞自我、寻找知己的平台,拓展了同学们的交友圈,提升科研活动之余的幸福感。

 

 

 

 

 

 

10 关注同学日常需求,切实保障生活权益

为及时了解同学们的真实需求,切实保障生活权益,学院积极搭建发声平台,深入贯彻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学生权益为中心,多措并举维护学生权益。定期开展师生座谈会,学生与书记、院长面对面,助力学院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每月开展寝室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在研代会期间通过民主选举从各个班级选出代表收集同学们的生活提案,上交至校研会并推动解决。广泛征集权益提案,反映出研究生群体的普遍关切,并采取措施落到实处。

 

 

11 配齐配强学生干部队伍,组织育人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围绕、服务研究生群体,学院研工组选优配强,经同学们自主报名、组织推荐,配备了德育助理、党支部书记、思政助理、课题组联络员等学生骨干,定期开展学生骨干培训,提升学生干部队伍综合素养,2023年共开展各类学生干部培训15场,推荐23名学生骨干参与“头雁领航”培训班、2名同学入选校研究生青马班等;定期开展学生骨干例会,落实工作部署,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进度;学年末开展学生干部述职会议,鼓励党支书、德育助理、研会等学生骨干继续发挥优势、改进不足。经过组织培养,一大批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干部站上了崭露头角,在学校各类荣誉评选中斩获殊荣。

 

 

 

 

12 强化宣传文化建设,弘扬集成精神

学院高度重视网络育人工作,在研究生中成立了以党支部宣传委员、思政助理为主体的网络育人团队,成立研究生新闻宣传中心,构建网络育人体系,持续加强网络思政和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开展舆情监测工作以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清朗的学院研究生网络生态。

为充分展示我院研究生师生及科研团队的风采,2023年在学校新闻网、学工部官微、学院官微等多家平台上共发布稿件53篇。结合学院特色,在学院网站开设“芯人物”之研究生典型人物专栏,持续开展研究生典型人物宣传,发挥榜样力量,加强正面积极引导,弘扬集成精神。

96ceff9156fdc8173c57958df16e8eb

2023的时光列车已抵达终点, 回望过去,感谢所有曾经并肩前行的你们;2024年,集成电路学院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育人水平,为助力集成电路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和国家集成电路学院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会更好!

文字:朱玉玲 龚洁 徐志文

图片:研工组

审核:李祎姜波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大楼A323

电话:027-87542594

院长信箱:IC_DI@hust.edu.cn

Copyright © 2021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